血色记忆:1939年日军铁蹄下的南宁沦陷纪实
1939年深秋,日军为切断中国西南重要补给线——桂越国际交通线,悍然发动了入侵广西的军事行动。11月中旬,装备精良的日军第5师团在安藤利吉指挥下,配合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的空中支援,从钦州湾强行登陆。这支侵略军如潮水般涌向广西腹地,剑指战略要地南宁。
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,日军于11月23日强渡邕江。他们不仅动用了军用船只,还强行征用当地渔民的竹筏和小船。面对来犯之敌,中国守军奋起反抗,在邕江沿岸构筑防线,先后展开邕江防御战、佛子岭阻击战等惨烈战斗。尽管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连续击退日军二十余次进攻,终因装备落后、兵力不足,在激战至24日深夜后被迫撤退,南宁城就此沦陷。
展开剩余85%转机出现在1940年。随着欧洲战局变化,日军战略重心转向东南亚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军民开展的游击战使日军补给线陷入瘫痪。在持续不断的袭扰下,占领南宁的日军陷入困境,最终于同年11月仓皇撤离。
这组珍贵历史照片出自一名侵华日军的私人相册,真实记录了那段黑暗岁月:
? 邕江岸边,全副武装的日军哨兵站在制高点,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江面的一举一动;
? 南宁街头,三木部队的机枪手盘踞在街垒后,黑洞洞的枪口对准空旷的街道;
? 古老的朝天门下,日军骑兵大摇大摆穿过城门,两侧新筑的碉堡露出狰狞的射击孔;
? 在举行入城仪式时,日军在电话局前摆开受阅方阵,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;
? 东城门两侧,抗日标语被粗暴地涂抹覆盖,取而代之的是日军的宣传画;
? 两名被俘的中国士兵虽双手被缚,却挺直腰杆怒视镜头,展现出不屈的民族气节;
? 更令人愤慨的是,日军士兵为美化侵略,竟摆拍救助中国老人的虚假画面;
? 在民生巷里,日军肆意攀爬百姓家的木瓜树,将果实洗劫一空;
? 本应熙攘的街道沦为日军训练场,明晃晃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;
? 一名日军擦拭军刀时露出的狞笑,暴露出侵略者的残忍本性;
? 更阴险的是,日军用氢气球向中国阵地投放糖果和劝降传单,企图瓦解我军斗志;
? 在四塘墟等要地,日军构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,碉堡的机枪口虎视眈眈;
? 最令人痛心的是朝鲜慰安妇的影像,她们被迫摆拍的照片揭露了日军的暴行;
? 连暴雨内涝都成为日军作恶的机会,他们强征民船在淹没的街道上横行;
? 原南宁军医院、博物馆等公共设施被强占为军事据点,门口停满军车;
? 在城郊山区,日军部队潜伏在灌木丛中,准备发动突袭。
这些泛黄的照片不仅是侵略罪行的铁证,更记录下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。驻守南宁的将士们以血肉之躯迟滞了日军南进步伐,为抗战全局争取了宝贵时间。如今重温这段历史,我们既要铭记侵略者的暴行,更要传承先辈们宁死不屈的精神。每一张照片都在警示后人:和平来之不易,国耻永志不忘!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